“妈妈最近总是喘不上气,但她总说没事。” “生完孩子后,心脏好像变得更脆弱了。” “我一直觉得累,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,以为是年纪大了,没想到竟然是心脏瓣膜病……”

这是来自不同女性的声音。她们是母亲、女儿、妻子、朋友,她们温柔地照顾家人、工作、生活,但往往忽略了自己。

当她们说“没事,我只是累了”,或许心脏正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。

3月,属于女性的月份,我们想聊聊——女性的心脏瓣膜病。它不像高血压、糖尿病那样被广泛提及,也不像心肌梗死那样让人警惕,但它却悄悄影响着许多女性,甚至改变她们的一生。

pexels-jonathanborba-3076509.jpg

你有没有想过?女性的心脏瓣膜,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脆弱

“医生,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得瓣膜病。” 很多女性第一次被确诊瓣膜病时,常常难以置信:“我从来没心脏病史,为什么会这样?”她们或许以为自己只是贫血、压力大、年纪大了,但从未意识到,女性的心脏瓣膜,其实比男性更容易受损。

1.风湿性心脏病:很多女性在童年时经历过链球菌感染,未彻底治疗,导致瓣膜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受损。 2.妊娠期心脏病:怀孕时,心脏的血流量增加50%,如果瓣膜本身就有问题,可能会加重病情,甚至出现心衰。 3.瓣膜退行性病变:随着年龄增长,瓣膜会逐渐退化、钙化,影响正常血流,但很多女性以为是“正常衰老”,忽视了检查。 4.激素变化影响:雌激素的波动会影响心血管健康,绝经后的女性,心脏瓣膜病的风险显著增加。 她们从来不是不在乎自己的健康,只是她们的身体,总是在默默承受。

“为什么等到严重了,才知道?” —— 女性瓣膜病,总是被忽略

她37岁,两个孩子的母亲,最近半年经常感到疲倦。 一开始,她以为是带孩子太累,或是缺铁性贫血。直到有一天,她发现自己连上三楼都会喘不过气,晚上还时常被憋醒。去医院检查后,医生告诉她:二尖瓣严重狭窄,需要手术。 她呆住了:“我从来没想过,自己有瓣膜病。” 事实上,像她这样直到病情严重才确诊的女性不在少数。她们的症状往往更温和、更容易被忽视,直到有一天,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困难,才不得不面对现实。

如何守护女性的瓣膜健康?记住这三个关键时刻!

1.关键时刻1:妊娠期——怀孕后,心脏负担加重,容易让原本轻微的瓣膜问题加速恶化。如果怀孕期间经常气短、心慌,千万不要忽视! 2.关键时刻2:40岁后——这个年龄段,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开始面临更大挑战。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脏听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,及时发现问题。 3.关键时刻3:绝经期——雌激素水平下降,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,瓣膜病的风险显著增加。定期体检、控制血压、健康饮食,都是最好的预防措施!

“医生,我应该怎么办?”—— 给女性的瓣膜健康建议

1.倾听身体的声音,不忽视小症状: 如果你常常疲倦、气短、心慌,不妨去做个心脏检查,不要把所有不适都归因于压力或年龄。 2.规律体检,别等到出现症状才检查: 心脏听诊:医生通过听诊器就能发现心脏杂音,初步判断是否有瓣膜异常。 超声心动图:能准确评估瓣膜的结构和功能,是诊断瓣膜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。 3.关注妊娠期心脏健康: 如果有瓣膜病病史,孕前一定要咨询心脏专科医生,评估妊娠风险。 孕期出现严重气短、浮肿,要及时就诊,不要以为只是孕期正常反应。 4.生活方式管理,减缓瓣膜老化: 控制血压和血脂,预防动脉粥样硬化,减少瓣膜钙化风险。 适量运动:快走、瑜伽、游泳都是对心脏温和的运动,能帮助提高心脏功能。 健康饮食:减少高盐、高脂肪食物,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K2的食物(如奶酪、纳豆),可能有助于延缓瓣膜钙化。